杂谈:关于科研的阶梯理解
来自 实验室仪器网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做的东西很好,后来跑出来第一年就明白了当年国内实验室师兄说的,等你开了眼界了,就会发现以前自己是多么的naive。Naive表现在于对于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所谓的前瞻性,以及对待实验工作的正确态度。
很多人以为现代科学越来越复杂,自己能做的只是修修补补的敲打工作,所以做起来总是觉得发篇文章凑数比科研的实际结果更有意义,因为一个异想天开的革命性思想,几乎不可能被我们想出来。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记得我还屁颠屁颠混Fermilab的时候,有一次组会有一哥们作了一个五张幻灯片的报告,说,他最近考虑对于LHC这样大数据量的分布式数据分析模型,觉得GRID computing网格计算这个理论模型很好,他觉得要是这个能放到LHC用来做对撞之后的数据分析,有若干若干好处。可是当时用于正式科学计算的可靠的网格几乎仅仅是个概念,只有 SETI@HOME那些找外星人的小数据量无聊项目,一群没事干的计算机学家发文章玩的,要实现可靠及时的科学计算,有很多硬件软件以及资金安排的问题。组里面也是一半保守意见,觉得咱一群作物理的,何必去钻这个东西和自己过不去。不过这哥们觉得这个模型真的很有意思,也觉得有实现的条件,只要有个合适的平台去开始做,就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哥们,继续实现这个模型。
现在,每个参与LHC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有这个网格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这个理论模型已经在一年多以前开始实际使用,并成为了LHC下CMS实验数据分析的标准平台。有时候,一个重要的发现或者革新,看起来像是莽撞的异想天开,其实在异想天开之前,得深入理解自己的工作,才可能有异想天开的可能;在异想天开之后,得深刻理解他,才会知道怎么正确的实现他。等你这个想法混得好了,你可以和别人说,你看,这就是我当时的前瞻性。
也遇到过很多时候,忘记了自己做实验的意义,总会以为科研是大学实验课那样,你重复着教材的步骤,必然得到教材上预期的结果。
实际上,研究性的工作完全不一样,我们必须提出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的步骤,然后用实验去肯定,再用系列的分析仪器去做检测,不过大多数时候是否定。这会让人很沮丧,仿佛实验的成就感完全没有了,我分明一年都是每天实验室蹲16个小时,这样做下来,什么都没,就算心理素质再好的,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再碰上个SB老板,这时候再给你捅一刀,加上点生活压力,自杀的心都有。还好,我们科大的,吃着科大食堂的饭,享受着在科大被仅有的10%女生一次一次拒绝,这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市面没见过?
其实还是我老板说的对,研究嘛,不是说上来就都能成功地,重要的是总结所有失败,看清楚方向继续做好。
"杂谈:关于科研的阶梯理解"相关
购买、咨询(仪器设备提交仪器设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