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熙的仪器情缘
来自 实验室仪器网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家熙被分配到中央地质部北京实验室,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便决定了她与科学仪器打交道的一生,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在水文所、测试所等单位工作,以至到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任领导,她都没有离开过仪器。
现在,68岁的李家熙仍每天在为为之付出大半生精力的事业奔波着,李家熙向记者介绍说,我国的科学仪器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任务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李家熙是从70年代开始搞原子吸收光谱,她所造的地质系统的仪器分析工作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在原子吸收的仪器制造、方法研究、应用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地质科学院八室、物探所和南京仪器室合作研制出一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北京地质与地科院测试所合作研制成功商品原子吸收分光度计样机GGX-1型。
- 北京地质研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共11种型号,产品遍布全国各省市多个行业部门并少量出口。
在李家熙教授的积极努力下,促成PE公司、海光公司、测试所共同签署了双向技术合作协议,即海光公司引进PE公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海光与PE合作生产中方的原子荧光光度计,测试所负责应用开发。此后10多年时间里,她一直致力于将AFS这项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产品向国外推广,已初见成效。
李家熙认为我国虽然还要引进少量国外较先进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但对我国普及型仪器不会产生多大冲击。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厂之间却会产生激烈竞争。提高仪器质量,打入国际市场,向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东欧国家乃至向发达国家出口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李家熙还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仪器项目应是源头的工作,科技部的仪器攻关项目是产业化的中间过程,需进一步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商品化仪器,现在各个环节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科研和生产的脱节。
在谈到科学仪器的知识产权问题时,李家熙说,我国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在产业化过程中,科学家和企业家双方都十分害怕。科学家怕产权一旦拿出,就会被企业家“甩掉’”,企业家怕出资后对方产权不能迅速变成生产力,怕赔钱。这就迫使研究机构建立自己的生产厂,生产厂建自己的实验室,再花钱搞研究。这是资源配置的极度不合理。科学家做的是创新的工作,如果没有科学家的创新思想就没有新仪器产生。而一个好想法变成商品仪器又需要生产厂家的参与和努力。
李家熙一直为仪器的发展在做着不懈努力,在于她看到了仪器对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看到了我国同国外仪器发展的差距,还在于她十分热爱仪器事业,她与仪器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李家熙的仪器情缘"相关
购买、咨询(仪器设备提交仪器设备信息